《湘江战役的民间记忆》

1934 从湘江到《山海经》第一山,无字的“史书”——48位口述人,流传了一段怎样的历史?铭记了一个怎样的生之转折?

湘江战役的民间记忆

基本信息

书名:湘江战役的民间记忆                   字数:248
刘玉页数:320
书号:978-7-5598-3831-5CIP分类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出版时间:20216史料②湘江战役(1934)-史料
定价:58.00元    中图法分类:①K264.406②E297.23
装帧圆背精装出版统筹:刘隆进
开本:32开 880mm×1240mm责任编辑:原野菁
印张10搜索关键词: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口述史、1934

图片1.jpg

      相关图书-------------------------------------------------------------------------------------------------------------------------

刘玉:《征服老山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刘玉:《抗战老兵口述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李涛:《湘江血泪》,长征出版社,2012年。

☆ 本书卖点-------------------------------------------------------------------------------------------------------------------------

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湘江战役的民间记忆》是一部献礼之作!

2. 书中收录48位湘江战役亲历者、幸存者的口述内容,还原了历史真实和历史的另一面,是对现有湘江战役史料的补充。随着当地湘江战役亲历者相继作古,这份史料不仅难得,而且是具有抢救性质的。

3. 书中收录了40余幅照片,为读者呈现湘江战役留存的红色文物,红色遗址、遗迹,桂北自然环境,口述人现状等,让读者对这段历史能有更直观的感受。

4. 本书封面为读者呈现了湘江战役形势图,便于读者对当时的战况产生直观印象,更好理解书中内容。

5. 部分篇章留有视频观看入口,读者可以扫码观看多位口述人受访视频。视频中年龄最大的老人已经有104岁,曾亲自帮红军架过桥,是非常真切的资料。

6. 封四二维码入口贴心为读者提供了全书所有插图的彩色版图片,后期还会增加例如红色文物展示视频、作者采访视频等丰富信息,是本书的延伸。

☆ 作者简介------------------------------------------------------------------------------------------------------------------------

刘玉,70后,广西桂林人,出版有《征服老山界》《抗战老兵口述历史》《烽火青山》等,作品曾入选2017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人民日报》推荐的“40本适合周末阅读的好书”,以及华文好书榜、百道好书榜、光明书榜等。

   ☆ 内容简介------------------------------------------------------------------------------------------------------------------------

《湘江战役的民间记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之作!作者从民间记忆角度出发,结合历史与文学视野叙述了红军长征的苦难辉煌,还原了共产党人与民众的鱼水情深,反映了桂北红土地的山乡巨变桂北大地,湘江两岸,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民间留下大量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传奇散落各地,以各种形式传诵,穿越时空代代相传。作者历时20余年,在湘江两岸遍寻亲历者、幸存者,本书收录了其中48位口述人的珍贵记忆,以平民视角讲述身边的战争,还原了历史真实和历史的另一面,是对现有湘江战役史料的补充。随着当地湘江战役亲历者相继作古,这份史料不仅难得,而且是具有抢救性质的。

   ☆  录-------------------------------------------------------------------------------------------------------------------------

1 引子 

70 活着137 埋伏196 饿得打抖244 老子的心病

7 一床棉被

78 油榨坪纪事143 刀,养父202 捡来的一级文物258 白骨

18 老人·伤兵·红旗 

86 站住,你要到哪里去151 一路狂奔206 喂奶265 “红头兵”来了
26 救护所见闻94 那个血淋淋的下午156 见证211 骡肉被抢了272 劫杀
32 手雷是我捡的100 四颗子弹161 活埋215 救命的烂鼎锅278 火灾烧出的秘密
38 活着的烈士104 水壶奇缘165 寻找英雄父亲223 梯子岭的冤魂285 守护
49 搭桥116 活死人坑169 一块光洋害了条命228 神秘守墓人289 造孽啊
54 他俩埋了他俩121 红军赔了 80 块银圆176 差点就跟红军走了233 前后夹击291 特殊使命
58 孤坟128 养了两个红军182 和首长一起洗脚237 十几条人命啊298 龙坪纵火案
62 救命之恩 133 迟来的证明189 俘虏240 主席的欠条310 后记

   ☆ 编辑推荐-------------------------------------------------------------------------------------------------------------------------

☆对一部史书最高的评价是什么,我想应该是真实。本书就是一部真实反应湘江战役的口述史书。书中那些夹杂着桂北方言的口述内容,把我们拉回1934年冬的湘江岸边,带着我们穿越植被茂密的越城岭,经过侗寨、瑶寨,翻越老山界、猫儿山的陡峭山路……我们可以透过口述人的眼睛,看到红军最真实的样子;可以通过口述人的经历,感受到他们从害怕红军,到认识、理解并支持红军的心路历程。

☆民间叙述视角,给人一种近距离观看事件经过的感觉,你不仅可以了解历史,还可以窥探当事人的内心,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这种现场感有着不加任何修饰的原始质感,所以才真实。

☆当人们看多了上帝视角叙述的历史后,这种第一人称叙述的历史就显得格外亲切和新颖。

☆这本书里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方言词是“造孽啊”,可怜的意思。老百姓没有更多的词汇来形容红军的苦难,只能不断重复着这句感叹,只能为红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掩埋尸首、救治伤病员、准备食物和落脚的地方。而在被四面围剿、自顾不暇的情况下,红军还会帮助百姓看病,为房屋被奸细烧毁的百姓发救济金……所谓军民鱼水情,大抵就是如此了吧——在各自都艰难求生的情况下,还不忘彼此扶持。

☆作者历时20余年的寻访,通过对细节的记录,还原血脉生动的历史原态,以严谨的“纪实”铺展壮阔的战争,也打开了神性写作的空间,展示了地域风情的魅力和立体化的鲜活故事,获得了扎实细密的文学质感,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前辈的致敬、对人性的呼唤和对故土地凝望。

 ☆ 读者定位-------------------------------------------------------------------------------------------------------------------------

历史爱好者、红军长征历史研究者

☆ 上架建议-------------------------------------------------------------------------------------------------------------------------

红军长征、口述历史、1934

   ☆ 销售联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中心

地址:广西桂林市五里店路9  邮编:541004  电话:0773-2802178(内勤)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党群工作部
信 息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