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龙村扶贫记》

聚焦广西极度贫困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心有所念,道路即现。九个家庭,九种人生,九种可能。

☆ 作者简介-------------------------------------------------------------------------------------------------------------------------

罗南,广西凌云人,壮族,自2015年起下乡扶贫。有小说、散文发表于《作家》《花城》《民族文学》《广西文学》等刊物,著有散文集《穿过圩场》。《穿过圩场》入选全国少数民族重点扶持作品,获第八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2020年入围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初选名单。

    ☆内容简介-----------------------------------------------------------------------------------------------------------------------------    

《后龙村扶贫记》聚焦广西极度贫困村脱贫攻坚历程的长篇纪实散文。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而泗城镇后龙村是这其中的贫中之贫,贫困发生率达89.82%,贫困程度之深、贫困发生率之高位居广西前列。本书以后龙村贫困群众及基层扶贫干部为两条线,一明一暗,交错出现,深层次展现贫困群众与扶贫干部之间由陌生、防备、对峙到接受、融合、改变的脱贫历程9个贫困家庭的9名贫困代表为书写对象,罗南并非简单概括其生活困境,而是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史、心灵史,全面呈现凌云县后龙村背陇瑶民族独具特色的日常生活及在党和国家的帮扶下,精神与物质生活都得到了质的飞越。真实反映了中共党员在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巨大贡献。

简要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我们,他们

媒体-----------------------------------------------------------------------------------------------------------------

《后龙村扶贫记》再现了背陇瑶艰难顽强的民族历史,以及在党的关怀下,整个村庄从基础设施到思想观念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基层扶贫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得到的洗礼和成长。瑶、壮、汉三个民族的文化文明在这里碰撞、交汇、融合。

 ☆ 编辑推荐--------------------------------------------------------------------------------------------------------------------------

 广西凌云县后龙村在过去是一个矛盾的存在,它离凌云县城很近,站在村坳口,就能看到县城街道上人来熙往,城里的声音一波波传递到山上,传进后龙村人的耳朵里,可他们并不为所动,仍然过着千百年前的生活,穿戴千百年前的服饰,按着千百年前族谱里的规矩过活。山下的县城跟随时代变迁,进入文明繁华的现代生活,而山上的村庄仍滞留在时光深处,过着封闭守旧贫困的生活。

    后龙村全村2269人中就有2038人是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居全区之首,是广西最贫困的村。在脱贫攻坚战中,后龙村贫困群众与基层扶贫干部血肉相连,他们是如何与一个时代关联,又如何被时代所改变?全书以后龙村为书写背景,从控辍保学、交通饮水、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医疗保障等有关“两不愁三保障”的领域,选择具有典型事迹的9名贫困户进行书写,以个体的变化反映出一个村的变化,以一个村的变化反映出整个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体现出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是一座堡垒的深刻意义。

 ☆ 读者定位---------------------------------------------------------------------------------------------------------------------------

         文学爱好者/学生/大众读者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站
党群工作部
信 息 部